常规意义上
意大利减震弹簧的线径从很微小到很大,都是可以说是有这个作用。减震弹簧不分大小,有微型的,还有超大型的,比如铁路上,大型机械上的都是常规上的减震弹簧,还有的就是微型电路上的弹簧,按照用途也可以称为减震弹簧。不过传统认识上我们称为微型的为压簧,而线径在3.0上面的为传统的减震大弹簧。
通常,弹簧的绕制方法分冷卷法与热卷法两种:
1.冷卷法
簧丝直径d≤8mm的采用冷卷法绕制。冷态下卷绕的弹簧常用冷拉并经预先热处理的优质碳素弹簧钢丝,卷绕后一般不再进行淬火处理,只须低温回火以消除卷绕时的内应力。
2.热卷法
簧丝直径较大(d>8mm)的弹簧则用热卷法绕制。在热态下卷制的弹簧,卷成后必须进行淬火、中温回火等处理。
减震弹簧在设计时的几大原则:
1.确定刚度
发动机的振动具有六个自由度,包括前后,左右,上下,偏航,俯仰和横滚。弹性支撑装置应考虑六个自由度。布置弹性支撑(阻尼垫)时,应主要考虑干扰力的方向,设备的重心和弹性支撑装置的几何尺寸。当干扰力穿过设备的重心并且方向垂直时,仅弹性支撑(阻尼垫)根据重心对称地布置,因此弹性支撑装置承受相等的力。当干扰力频率大于由设备和弹性支撑装置组成的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时,设备周围的环境将获得良好的隔振效果。当被支撑物的质量分布不均匀且弹性支撑装置不能根据重心对称分布时,相同型号但刚性不同的减震垫可用于使重心附近的减震垫具有更大的刚度,并且远离重心的阻尼垫可能会更坚硬。振动垫的刚性小,并且各振动垫产生的反作用力与被支撑物的重心一致。
2.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的减震垫的稳定性也是选择减震垫设计的重要因素。确保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系统振动模式的小固有频率小于某个频率值。
3.为确保减震垫具有足够的静态负荷能力以满足装载机动力传输系统的使用寿命要求,在选择适当的减震垫刚度的同时,还必须确保其额定静态负荷能力。